国产古装剧武打戏的塑料化现象
近年来,国产古装剧在言情、偶像、穿越、玄幻等元素的堆砌下,逐渐失去了曾经引以为傲的武打戏精髓。不久前,《风起洛阳》因武打戏与动画《凡人修仙传》高度相似而引发争议,出品方虽及时道歉并剔除争议镜头,但这一事件再次将古装剧武打戏的粗糙问题推上风口浪尖。
争议之下,出品方发博做出回应。/微博
观众对武打戏的吐槽主要集中在“太塑料”“太假”“太尬”等方面。如果你是看着“天涯四美”“南焦北古”长大的观众,可能会对如今的武打戏感到失望。
塑料感十足的武打戏
当下古装剧的塑料感不仅体现在滤镜、造型和场景上,武打戏更是重灾区。动作设计粗糙、特效廉价、慢动作滥用,让观众不得不调出3倍速快进。
《凤囚凰》里关晓彤的“缝纫机”发型一度被群嘲。/《凤囚凰》
轻功戏被拍成“重功”,挽剑花变成“剑自己耍自己”,慢动作充斥屏幕,观众只能无奈关闭,转而重温经典。
经典武打戏的标杆
上世纪六七十年代,香港武侠电影开启了武侠剧的黄金时代。《小李飞刀》《天龙八部》等作品贡献了大量经典武打桥段,动作行云流水,拳拳到肉,美感与力量并存。
画质虽渣,但帅是真的帅。/《小李飞刀》
《水月洞天》中张晋和释小龙的对打戏,招式流畅扎实,展现了真正的武打功底。而如今,这样的打戏已难觅踪影。
武打戏式微的原因
演员不愿吃苦、制作周期短平快、市场偏好CP和颜值等因素,共同导致了武打戏的衰落。《龙虎武师》纪录片虽口碑高,但票房惨淡,折射出武打行业的现状。
加起来快100岁的甄子丹和谢霆锋,贡献了2021年银幕上最精彩的打戏。/《怒火重案》
洪金宝曾直言:“吴京、张晋、甄子丹在电影圈多少年才能站出来?”武打演员的出路越来越窄,市场更青睐“小鲜肉”和CP发糖。
结语:武打戏的塑料化是演员、制作方和市场共同作用的结果。那个刀光剑影的武林,或许真的一骑绝尘,再也不见踪影了。